欢迎来到硅业在线赢硅网!
立即发布信息
供求
  • 供求
  • 资讯
迟到的多晶硅双反终裁:权衡上下游字号
硅业在线赢硅网 | 来源:硅业在线赢硅网 浏览次数:1065 发布时间:2014年5月11日
摘要:

中国对欧盟多晶硅“双反”调查的大棒终于落锤。从5月1日起,产自欧盟的多晶硅产品将面临被征收两年的反补贴、反倾销税。“双反”调查始于2012年11月1日,通常应在2013年11月1日前结束调查。但由于“情况复杂,则延期至2014年5月1日”。

  硅业在线赢硅网5月11日讯 中国对欧盟多晶硅“双反”调查的大棒终于落锤。从5月1日起,产自欧盟的多晶硅产品将面临被征收两年的反补贴、反倾销税。“双反”调查始于2012年11月1日,通常应在2013年11月1日前结束调查。但由于“情况复杂,则延期至2014年5月1日”。

  一位国内多晶硅企业高管透露,瓦克的游说和中国下游厂商的抵制均是终裁被延期的原因。德国瓦克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此次“双反”调查终裁中,由于瓦克与中方达成了价格承诺,因而被免于征收反倾销税。

  事实上,对欧美多晶硅产品征收高税率是中国下游电池、组件厂商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英利内部人士称,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迟到的终裁

  商务部终裁决定,此次反补贴税率为1.2%,反倾销税率则有两个级别,瓦克化学的倾销幅度(即税率)为14.3%,其余多家欧洲企业的倾销幅度为42%。

  欧盟多晶硅企业中,瓦克是其中最大的一家。其他涉案企业还有德国的Schmid Group、Joint Solar Silicon,意大利的MEMC Electronic、SILFAB S.p.A、Estelux S.r.l和西班牙的 Si-liken Spain等公司。

  但由于瓦克化学已提前与中方达成价格承诺,因而其应免于征收反倾销税。业内人士称,瓦克承诺的价格大概在24美元/公斤左右。

  此次“双反”调查由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洛阳中硅、重庆大全新能源四家多晶硅企业共同发起。

  这四家公司是国内多晶硅的主要生产企业。在2012年前6个月,其国内占比为78.62%。

  2012年1月,上述四家企业曾向商务部正式提交了申请,要求对美国产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

  6个月后,商务部正式对欧盟多晶硅倾销和补贴情况立案。

  当时,中国商务部的“双反”调查被认为是配合下游光伏同行,对欧美“双反”行为的反制。

  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就中国光伏“双反”立案调查;一年后,欧盟也发起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按照相关规定,正式立案调查期限一般为一年。也就是说,通常终裁结果应在2013年11月1日公布。

  但此后商务部多次推迟公布终裁结果。这期间,瓦克公司在中国的游说也悄然开始。

  上述国内多晶硅企业高管称,早在2012年底,瓦克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来中国,拜访了数家国内光伏下游企业。

  参与过与瓦克谈判的人士称,国内排名靠前的几家大的组件厂都从瓦克那里进口硅料,并且多数还与瓦克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

  “瓦克深谙中国下游厂商的心态。一旦中国政府对瓦克征收高税率,那么随之可能就会转嫁到了国内下游企业身上。在现在光伏不景气的背景下,下游厂商可以说经不起折腾。”该人士说。

  在瓦克的游说下,商务部不仅推迟了初裁结果,终裁也被推迟到了5月1日。

  权衡上下游

  另一个原因则是来自国内下游众多组件、电池厂商的压力。相对于上游多晶硅生产企业来说,下游电池、组件厂商在过去两三年日子过的更为艰难。“如果对欧美韩三国进口多晶硅征收高税率,中国下游厂商的资金压力都将骤增,因为它们与国外多晶硅企业都签订了巨额长单。”上述参与过与瓦克谈判的人士说。

  接近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人士称,商务部必须权衡上下游企业利益,不能只顾一端,而忽视另一端。

  过去两年,进口自欧美韩三国的多晶硅价相对于中国厂商的价格要低的多。

  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中国多晶硅进口量为8548.9吨,平均单价为19.1美元/公斤。

  2014年我国多晶硅需求量大约在14-17万吨左右,而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10万吨左右,进口量则预计会在4-7万吨之间。

  洛阳中硅一位高层称,它们的价格曾一度低于17美元/公斤,相比之下国内的厂商成本普遍在20美元/以上,高的更是达到30美元。

  “国外诸如瓦克、OCI,都是大企业,它们甚至不惜亏损卖给中国下游企业,并且量越来越大,这绝对构成倾销。”该高层说。

  在国外厂商的价格战下,国内的多晶硅企业曾一度仅剩6家尚且开工生产,85%以上的企业停产。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已投产多晶硅企业为43家。

  在此背景下,上游厂商一直希望能够通过“双反”调查来扼制国外厂商的倾销行为。

  事实上,今年1月底,中国商务部已经发布了对美、韩进口多晶硅的终裁决定,来自美、韩的多晶硅产品将被征收2.4%-57%的反倾销税和0%-2.1%的反补贴税。

  对于此次对欧、美、韩三国多晶硅产品进行的“双反”终裁结果,国内上游厂商普遍感到失望。

  洛阳中硅上述高层人士称,终裁结果的征税力度不大,在该税率下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多晶硅依旧有优势。

  但对下游厂商而言,终裁结果“可以接受”。

  “跟中国电池、组件出口到美国可以转道台湾避税一样,国外硅料厂商也在通过这种方式避税。”接近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人士透露。

  终裁结果公布后,美国生产的多晶硅将很难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仍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方式进入中国。数据显示,11月份从台湾进口多晶硅量增至792吨高位,占总进口量的10%。

  而根据瓦克与中国达成的价格协议,业内预计该公司达成的价格在24美元/公斤,这与国内厂商的价格相差无几。

  “在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还是会选择进口的硅料。相比之下,进口硅料的品质更好些。”英利一位高层人士说。

 

特别声明:

本网(站)及其相关载体所载(述)资讯、信息、数据、观点,特别是涉及到的有关分析、评判内容等,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个人观点或意见,且受时效性和区域性等诸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与硅业在线赢硅网的立场和观点无关。本网(站)因能力所限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未做证实,所载内容不应成为任何交易和评判的依据和条件,请读者自行决定并参考使用,对由此产生的任何权益和相关责任,全部由读者自行承担。

  

联系我们:

编辑:邢晓宇 电话:010-82070650-382 传真:010-82070690 邮箱:xingxy@windosi.com   

责任编辑:刘宁宁 电话:010-82070650-683 传真:010-82070690 邮箱:liunn@windosi.com 

建议与投诉:gm@windosi.com  或 gm@sinosi.org 

欢迎并恭候您的垂询!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客服热线: 4008 900 668

电话:+86-10-82070680 传真:+86-10-82070690 Email:service@windosi.com

特别顾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所有本网站内容的知识产权归硅业在线赢硅网所有,任何信息的转载请注明源自硅业在线。

QQ群联盟:硅业在线光伏交流群 203644686 高纯石英砂群 103903409 金属硅 217372614 硅合金群 40617384 微硅粉,硅微粉,硅粉群 2388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