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硅业在线赢硅网!
立即发布信息
供求
  • 供求
  • 资讯
中国化工未来将有更多企业被淘汰,也将诞生世界级化企!
赵辰看周期 | 来源:赵辰看周期 浏览次数:2536 发布时间:2018年5月3日
摘要:

随着16年后的价格反弹,我国化工行业已走出了持续多年的低谷

硅业在线赢硅网5月3日讯 随着16年后的价格反弹,我国化工行业已走出了持续多年的低谷。以最能反映盈利的价差衡量,我们统计的35种产品大多数都已回到高位,超过半数还创出了历史新高。甚至如MDI、维生素等海外厂商控制力很强、历史价格稳定的产品也大幅暴涨,体现出全球产能增速都正在趋势性放缓。相应我国企业盈利预计也会长期维持高位,给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说过去20年化工行业的主旋律是上产能、扩规模,那么未来最大的方向就是投研发、补短板。在这关键的历史十字路口,企业如何选择也就决定了我国化工产业未来是在旧秩序中沉沦,还是在新秩序中崛起。回顾历史,所有大企业的成长本质上都是顺势而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现在新旧动能转化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风口,未来能够抓住这个大趋势,全力投入产业升级的企业,就如同在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会迎来一轮新的高速成长期,并最终有望成长为世界级化工企业。

1.中小企业被淘汰

龙头企业有序扩产

过去几年除了海外不再扩产,12年开始国内产能增速也大幅下降,即使16年下半年景气显著复苏,截至17年3Q行业投资性现金流还是下滑了12%,说明企业支出仍很谨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建工程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下跌,同比增长了17%,这背后也体现出有部分龙头企业开始率先重启资本开支。只不过目前看今明两年总量冲击还不大,更多的是供给端结构性的变化,即高端对低端产能的挤出效应会愈发明显,我国化工行业产能正进入龙头掌控的有序增长。以往周期顶部常见的A型反转,盈利能力急转直下的情况大概率将不会再现,本轮景气预计会在高位长期维持,相应龙头企业盈利也有望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具体原因如下:

1.1

行业格局正在大幅改善

海外化工产业已经高度成熟,企业之间位次也很固化,大的变化主要都来自兼并收购,真正意义上的底层逆袭其实非常罕见,格局有些像欧洲传统的贵族体制,彼此之间虽有争斗,但还保留了很多君子之风,竞争并不激烈。而我国改革开放不过30年,同一行业内的企业家大都是一代人,起点类似自然不甘人后,即使暂时落后,想的也是“彼可取而代之”。自古乱世出英雄,我国化工行业恰恰是英雄辈出,所以才成了乱世。哪怕是行业龙头稍有不慎,也很容易被超越。例如丙烯酸行业,10年前的龙头扬子BASF现在仅就体量而言都排不进前三,5年前最大企业裕廊化工更是因经营困难被转让,跌出第一梯队。PTA行业几年前的龙头华联三星甚至破产了两次,彻底沦为行业边缘化产能。但11年后长达5年的寒冬,淘汰了大量经营激进、管理不善的企业,行业格局也从春秋逐步过渡到战国,集中度大幅提升,寡头垄断初步形成。

所有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尤其是掌舵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我国上市化工公司中民企占比高达70%,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其创始人对企业的影响无论如何评估都不为过。过去10年我们凭着一批少壮派企业家在全球化工市场攻城略地,但现在百亿以上传统化工领域的民企董事长平均年龄已经达到57岁,将心比心,我们期待这些年近花甲,又刚刚从过去5年行业寒冬中劫后余生的企业家们,再次豪情万丈的大力扩产恐怕也不现实。而且长期看这些企业都面临接班问题,二代们在吃苦耐劳和管理手段上普遍不及在恶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父辈,贸然扩产无疑会进一步放大管理难度,使得接班人更加难以驾驭。更何况现在大多数行业格局已定,除非龙头犯致命战略性错误,否则第二梯队的企业也没有逆袭的机会,因此未来行业很难再现无序扩产。

1.2

新建产能审批难度大幅提升

纵观所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都走过从自由竞争进化到寡头垄断的阶段。只不过我们是把人家200年的历史压缩到30年,还一跃成为世界工厂。这种超常规发展模式初期,根本无法先验判断谁能成为龙头企业,只能如苗疆养蛊,通过“一将成名万骨枯”式的血腥竞争将其选拔出来。但现在淘汰赛已接近尾声,各条赛道上的龙头都很清晰,从国家层面看再放任企业在低水平上无序竞争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国家现在对于尿素、氯碱等产能过剩行业,即使符合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都要严格执行等量或减量置换,产能扩张的大门基本被封死。对其他化工行业,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也要在用水、用煤和环境容量上同时具备指标才能获批,考虑到沿海各省都在大力节能减排,除非新上项目技术上有重大升级或者市场前景很好,否则获批难度也很大。因此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单纯再追求数量型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未来方向必然是补短板、调结构和产业升级,最终实现我们从全球化工产业追赶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1.3

新建产能方向在于补短板

从新产能选择的产品看,主要方向还是补短板,即我国目前还高度依赖进口的产品。例如初级产品中的聚乙烯、乙二醇、PX、苯乙烯,甲醇等,技术门槛不高,每年进口金额又超百亿,通过新建大炼化、乙烷裂解、煤制乙二醇等项目,就有望在2-3年内完成自给。另外更高端的电子化学品、碳纤维、锂电池原料等领域,我国在电解液、光学膜和盐湖提锂等技术方向上也在快速突破,如果国内外产品技术代差被消除,进入成本竞争层面,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还是非常明显。而未来诸如三酸两碱等产能严重过剩的低端产品基本没有产能扩张,国家还不断通过环保核查倒逼小产能退出,传统行业供给端还将持续收缩。因此未来部分行业扩产虽多,但主要是替代进口,海外供给端受到的冲击会远大于我国,即使投产后短期盈利不佳,长期看依托市场优势也不太会成为过剩产能。

1.4

新建产能标准大幅提升

从近期获批的化工新投产项目看,呈现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都代表了所在行业全球最顶尖水平,不但装置规模是世界级,设计理念也领先全球。以炼化为例,浙江石化是全球首个按照4000万吨一次性统筹规划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高达1400亿元,不但原油适应性强,还充分体现了最先进的“分子炼油”理念,对各类原料能做到吃干榨净、物尽其用,下游也都是配套还大量依赖进口的高端石化产品。中游化工的代表万华化学,八角项目两期总投资280亿元,占地11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将从最上游的煤油气盐一直做到最下游的聚醚、水性涂料、SAP等终端产品,其高度一体化程度很类似BASF。其他如卫星石化百万吨级乙烷裂解+丙烷脱氢项目,鲁西化工大型煤化工基地也都堪称世界级工厂。这样的规模本身就是巨大的壁垒,未来除非是龙头企业,否则很难有实力去做这样体量的产能扩张,因此行业增量会迅速向巨头集中,格局也将趋向于寡头垄断。

2.中国化工产业空间还有多大?

行文至此,我们就不得不探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化工产业的空间还有多大?未来10年,我国GDP增速大概率将趋势性放缓,经济增长方式也将从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转变,与地产基建相关工业品很难看到太大增长空间,甚至以人均钢铁、水泥消费量来衡量,我国都已远超其他发达国家,不排除未来会出现大幅负增长以回归均值水平。那么化工行业能否独善其身,逆势增长呢?我们的判断是,通过产业升级我国化工在全球占比仍有继续提升空间,这一方面来自于进口替代和对外资在华子公司产品的替代,另一方面来自于我国高端化工品出口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2.1

产业升级空间巨大

16年以后,我国化工行业正迎来最好的外部环境,前无堵截、后无追兵,企业现有业务盈利后顾无忧,可以全力以赴投入产业升级。代表企业万华化学17年研发费用已涨至12.4亿,在全球化工企业中排名第14位。整体看,我国上市化工企业过去3年研发费用增速也高达27%,未来随着盈利高位企稳,预计增速还有望提高到30%以上。海外50强虽然总量是我们的6倍,但年均增速只有5%,远低于我国。考虑到海外研发投入以新产品开发为主,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则以复制现有产品为主,投入产出比要高很多,而且我国员工薪酬仅为欧美同等水平的几分之一,达到同样研发效果投入要远少于海外。如果假设双方效率比是2:1,则5年后我国研发费用就可以追上全球50强,技术升级也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我们自古以来就注重教育,建国后尤其重视工程师的培养,01年至今高校毕业生人数翻了6倍,目前接近800万人,累计人数更是过亿,与欧美全部中高端就业人口相当,工程师红利非常明显。不足之处就在于教育方式过于强调服从而非创新,不利于原创性、突破性的发明,但目前化工高端技术已经多年没有大的突破,我们又很擅长吸收消化成熟技术,欧美虽还居于全球产业分工的顶端,但和我们差距正在大幅缩小,越来越难保证以绝对优势继续统治全球工业体系。随着我国龙头企业盈利稳定在高位,除了自主研发以外,还有足够的资金引进海外高端研发人才,尤其是华人科学家。这将解决我们领军人才的短板,再辅之以本就丰富的基础研发人员,就有望实现技术上质的飞跃,不断打破外企存量技术垄断,将其拉至我们最擅长的成本竞争层面。其实这样的先例在电子、医药等领域已屡见不鲜,未来在化工行业我们判断这也将成为趋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尚无突破,但欧洲高端化工技术转让的大门在金融危机后已经实质性向我们打开。如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浙江龙盛2010年收购全球最大的染料企业德司达,一跃成为新的全球老大,其后行业老二闰土也收购了德国的约克夏公司,我国染料行业竞争力已全球领先。2011年万华母公司完成对博苏的收购,并吸收消化了其TDI技术用于自身八角工艺园二期建设。另外中国化工集团近两年先是收购了全球蛋氨酸巨头安迪苏和欧洲老牌轮胎企业倍耐力、再是并购全球农药第七大企业ADAMA,17年又斥资440亿欧元控股了先正达,不但填补了我国在转基因种子方面的短板,同时也跃居全球最大的农业企业。未来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推进,欧美技术溢价将快速下降,还会迫使其转让更多技术,进一步加速我们的产业升级。

2.2

产业规模提升空间测算

未来我国化工产业将面临和日本1975-1989年、韩国1990-2002年经济腾飞期类似的局面。当时虽然这两国经济增速已趋势性放缓,但化工企业凭借着产业升级,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出口都有显著增长,技术也达到了世界前沿。从和我国经济结构更为接近的韩国看,这个期间出口占比提升最快的4个子行业分别是电机、电子设备、汽车和化工。而目前我国主要增长还是集中在电机、电子元件、电信设备等领域,化工还没有明显增长,占比只有2.6%。而我们对标高端制造业强国德日韩的占比却高达10%,以此衡量的增长空间为1.6万亿,超过所有上市化工企业收入总和。另外我们目前高端化工产品中外资在华子公司产量占比很高,但随着民族产业的崛起,外商制造业投资占比持续下滑,已从71%降至28%。缺少了资金支持,长期看其市场份额也将逐步被我蚕食。因此对有志于发展中高端化工领域的企业来说,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2.3

中国将诞生世界级化工企业

相比海外竞争对手,我国拥有全球最全的工业体系、最发达的基础设施,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0亿人口量级统一市场和正在释放的庞大工程师红利,优势非常明显。短板就是中高端产业不足,仅占全部上市公司收入的24%,而海外巨头则接近70%,收入高达4.4万亿元,是我们的14倍。因此过去30年打下的基础只是新征程的起点,我国化工产业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而且在我们擅长的中低端制造,智能化也将带来生产效率的巨大革命。虽然发达国家人工成本更高,但去工业化程度已经很深,很难无缝对接到智能化带来的产业升级中。我国则恰恰在工业化巅峰状态下迎来这场革命,因此也将获得远超其他国家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全球最大的规模和最低的成本,最终在全产业链都完成从跟随者向领导者的转变,并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化工企业。

结语

从宏观看,我国化工产业崛起的大背景是: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200余年后终于迎来伟大复兴。“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每个人既然生活在历史大趋势之中,也就都肩负着民族气运,自有一份责任所在。中国梦并不只是庙堂之高的宏大叙事,更是植根于每个普通中国人心中的自强与复兴之念,真正的推动力量是14亿聪明、勤奋、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过上更好生活的鲜活个体,是我们每个人的悲欢喜乐和艰辛奋斗!

特别声明:

本网(站)及其相关载体所载(述)资讯、信息、数据、观点,特别是涉及到的有关分析、评判内容等,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个人观点或意见,且受时效性和区域性等诸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与硅业在线赢硅网的立场和观点无关。本网(站)因能力所限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未做证实,所载内容不应成为任何交易和评判的依据和条件,请读者自行决定并参考使用,对由此产生的任何权益和相关责任,全部由读者自行承担。

联系我们:

编辑:李红侨 电话:010-82070650-663 传真:010-82070690 邮箱:lihq@windosi.com

责任编辑:王朝荣 电话:010-82070650-363 传真:010-82070690 邮箱:wangcr@windosi.com

建议与投诉:gm@windosi.com gm@sinosi.org

欢迎并恭候您的垂询!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客服热线: 4008 900 668

电话:+86-10-82070680 传真:+86-10-82070690 Email:service@windosi.com

特别顾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所有本网站内容的知识产权归硅业在线赢硅网所有,任何信息的转载请注明源自硅业在线。

QQ群联盟:硅业在线光伏交流群 203644686 高纯石英砂群 103903409 金属硅 217372614 硅合金群 40617384 微硅粉,硅微粉,硅粉群 2388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