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硅业在线赢硅网!
立即发布信息
供求
  • 供求
  • 资讯
中国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呈三大亮点
新华社 |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1060 发布时间:2017年6月12日
摘要:

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占比50%,风电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增长量占世界总增量的40%以上……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擎”。

  硅业在线赢硅网6月12日讯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清洁能源·创新使命峰会上,多项数据表明,企业和技术“走出去”、国际合作平台“搭起来”,中国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新动能。

  亮点一:中国为世界绿色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从电动车到智能电网,从先进核电技术到煤炭清洁化利用,中国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我国能源结构逐步呈现低碳化、清洁化的趋势,从2005年到2016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年均增长10%以上,在总能源消费中占比从7.4%提高到13%。“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领跑者。”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丹·阿明评价。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增长量占世界总增量的40%以上。截至2016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量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占全球市场的一半。

  此外,先进核电技术取得突破,核电成为我国第四大电力来源;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效果明显;新型节能技术也在我国的建筑、家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国际非政府组织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瑞克·海茨说,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经济体,中国的清洁能源经济转型将对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亮点二: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作为我国知名新能源企业之一,协鑫集团着力培育“一带一路”沿线的光伏、地热等清洁能源产业。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说,沿线一些国家的能源结构单一,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清洁能源倡议,中国企业正在用实际行动推进这些国家的能源转型。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集团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将跻身全球能源企业前十强。

  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者已转型成为中国最大清洁能源集团。如今,全球10大水电站中有5座由三峡集团负责建设运营。

  中国企业正在快速“走出去”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走出去”正当其时——公私合作模式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推广。美国能源部宣布,允许竞标胜出的企业使用美国国家实验室专业技术资源;墨西哥政府推行改革,吸引私营和外国资本从事清洁能源开发;世界银行致力于利用私营资本支持清洁能源项目的推广。

  “寻求金融界和清洁能源的合作渠道来推广清洁能源技术,非常重要。”欧盟能源联盟副主席马洛斯·舍甫科维奇说,中国已经成为相关产业技术的领先国家,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高铁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

  亮点三:用行动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清洁能源·创新使命峰会搭建了一个全球合作平台。此次峰会期间的用车,全部是由中外汽车企业提供的电动汽车,使用的电力也都由绿色采购而来。科技部部长万钢说,峰会不是一个清谈馆,而是采取行动的展示场。

  会议下设的电动汽车倡议,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全球上路电动汽车的总数至少达到2000万辆。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大规模牵头发展电动汽车以来,中国每隔4年就能把电动汽车的能量密度提高一倍,使其成本约降低50%。2016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保有量在全球的占比均达到50%。

  在中国的实际行动鼓舞下,本次峰会启动一项名为“电动汽车30@30”的新挑战,为所有参与倡议的成员制定了更积极的目标:在2030年之前实现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30%。

  这次峰会还首次举办了“创新剧场”主题活动,集中展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成果及产品,为新技术和资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清洁能源领域领先的十余家企业代表,以及300余名来自全球知名实验室、投资机构、创新技术孵化器的代表,在“创新剧场”面对面交流,涉及光伏技术创新、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潮汐能利用、金融创新与绿色发展等主题。

  “北京举办了一场全球盛会,助力构建一个更健康的世界。”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詹姆斯·卡尔说。

  万钢表示,峰会建立了各国进行全球合作的平台,共同领导、共同参与、共同行动,提出的生态城市、电动汽车30@30、先进电厂等,都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各国都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

 

特别声明:

本网(站)及其相关载体所载(述)资讯、信息、数据、观点,特别是涉及到的有关分析、评判内容等,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个人观点或意见,且受时效性和区域性等诸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与硅业在线赢硅网的立场和观点无关。本网(站)因能力所限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未做证实,所载内容不应成为任何交易和评判的依据和条件,请读者自行决定并参考使用,对由此产生的任何权益和相关责任,全部由读者自行承担。

  

联系我们:

编辑:刘洪硕 电话:010-82070650-365 传真:010-82070690 邮箱:liuhs@windosi.com

责任编辑:王朝荣 电话:010-82070650-363 传真:010-82070690 邮箱:wangcr@windosi.com

建议与投诉:gm@windosi.com  gm@sinosi.org

欢迎并恭候您的垂询!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客服热线: 4008 900 668

电话:+86-10-82070680 传真:+86-10-82070690 Email:service@windosi.com

特别顾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所有本网站内容的知识产权归硅业在线赢硅网所有,任何信息的转载请注明源自硅业在线。

QQ群联盟:硅业在线光伏交流群 203644686 高纯石英砂群 103903409 金属硅 217372614 硅合金群 40617384 微硅粉,硅微粉,硅粉群 2388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