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硅业在线赢硅网!
立即发布信息
供求
  • 供求
  • 资讯
IEA能源技术展望:应对气候变化还要靠技术创新
无所不能 | 来源:无所不能 浏览次数:680 发布时间:2015年7月3日
摘要:

6月30日,中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65%。如何脚踏实地的实现这样的“宏图壮志”各方看法不一。但对国际能源署(IEA)来说,能源技术创新也许是一条更有效的路径。

硅业在线赢硅网7月3日讯 6月30日,中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0%-65%。如何脚踏实地的实现这样的“宏图壮志”各方看法不一。但对国际能源署(IEA)来说,能源技术创新也许是一条更有效的路径。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2015能源技术展望》(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15,ETP2015)。通过综合量化模型和案例分析,STP2015指出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气候变化减缓目标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对于新经济体。同时,技术创新也是实现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目标的重要支撑。

低油价下的能源转型“痛并快乐着”

ETP2015指出,就全球而言,到2050年时GDP能源强度和一次能源的碳强度与现在相比需降低60%左右,即全球能源强度年度减少率需要从如今的每年1.1%增加到2050年的每年2.6%。随着油价维持在每桶60美元左右的低位,给能源体系低碳化创造了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化石燃料价格意外走低对推迟能源体系转型具有误导性;另一方面,低油价也为意味着目前正处在逐步消化石燃料补贴和引入碳定价的好机会。

此外,IEA分析认为,曾经显示了广阔发展前景的电动汽车和光伏之外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已经不能够助力2°C情景目标的实现。从终端消费的角度来看,电力供应低碳化和电力利用效率提升依然是关键:电力在终端能源总消费中占比26%,到 2050年时会成为最大的最终能源载体,略微超过石油产品。要实现2°C情景,全球电力生产的平均碳强度减少90%以上,这个数字与去年ETP2014的分析数据保持了一致。此外,各种能源最终用途中,IEA认为供暖和制冷系统的低碳化潜力巨大:建筑供暖、制冷和工业领域占终端能源消费的将近40%——大于交通领域所占份额(27%)。

光伏、风能和碳捕捉技术最被看好

ETP2015数据显示,到2050年风能和光伏有潜力为每年的电力行业减排贡献22%的份额。为充分挖掘过去20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可再生能源性能改进,现在需要开展系统层面的创新:创新需要从风能和光伏系统扩展到减少风能和光伏太阳能波动性或增加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使能技术。此外,要获得较高水平的风能和光伏推广,需要开展需求侧整合、能源存储和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的创新。目前还需要有一套完整且精心设计的政策和市场监管框架。

除了可再生能源,在利用化石资源的同时为CO2减排目标做出贡献的碳捕捉与储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同样发展前景较好。IEA指出CCS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投资热情和行业模式创新与借鉴。也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市场化的工具来应对技术放大早期的投资风险和市场失灵:包括将CO2封存资源作为国家、区域或私营资产进行开发的各种活动。政府也可借力CCS的政治价值,避免化石燃料电厂的提前退役。

如何激励创新?政府政策仍是关键

“迄今为止的经验表明,需要制定能够反映技术成熟度的具有战略性的统一的政策和市场框架,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IEA在报告中这样评价政策在激励创新中的重要作用。IEA认为,对于早期创新,单靠R&D并不能实现必要的性能改进和成本削减,必须借力示范和推广工作中的学习实践,这些示范和推广工作 可以从非气候驱动因素中获益。

但成功的开发和示范并不能保证某种特定的技术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即便低碳技术已被证明在主流市场条件下成本是合算的,其他(非成本)壁垒也会阻止它们的普及:诸如最低能效标准和宣传等都有助于创造迅速扩大推广规模所需的有利市场环境。因此,需要开拓新的政策或监管思路(如建筑、车辆标 准和规范,电力系统中的市场规则)以及整个工业产品价值链上的跨行业公私合作框架。诸如捕捉和评估技术创新的多重效益,开展消费者行为研究,捆绑政策组合以解 决多重障碍这类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方法都有助于促进技术推广。

新兴经济体能源技术创新将成为实现气候变化的“第一动力”

持续增长的能源和基础设施需求为新兴经济体通过推广低碳技术减少CO2排放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机会。IEA指出,在基础设施扩建期间,新兴经济体可以成为早期推动者,采用系统化方法推广先进低碳技术。相比之下,如果经济体处在稳定和成熟阶段,低碳过渡会让现有发电企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新兴经济体要实现这一潜力,需要两个关键前提条件:第一,通过国际合作支持技术和知识转让,并积累自身创新技能和能力;第二,为具有商业可行性和创新性的能源技术建立有利的市场环境。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研究、开发和示范(RD&D)中的总体份额正在上升。在地区层面,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和不断增加的技术转让,连同新兴经济体之内和之间不断 增加的投资流动,正在创造新的互惠机遇。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能源领域研发支出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相比1981年峰值时的11%已经大幅下降,自2000年以来保持在3%到4%的平稳水平。因此,IEA指出单靠政府并不能提供与2°C情景目标匹配的清洁能源投资,必须释放私营资本。为了撬动和引导私营资本,政府需要落实政策工具以缓解投资者对于大型能源投资固有的高金融风险和政策风险的担忧。报告建议各国政府应参照2015年UNFCCC气候协定规划清洁能源未来的愿景,并颁布稳定的政策,通过降低投资者风险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特别声明:

本网(站)及其相关载体所载(述)资讯、信息、数据、观点,特别是涉及到的有关分析、评判内容等,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的个人观点或意见,且受时效性和区域性等诸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与硅业在线赢硅网的立场和观点无关。本网(站)因能力所限对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未做证实,所载内容不应成为任何交易和评判的依据和条件,请读者自行决定并参考使用,对由此产生的任何权益和相关责任,全部由读者自行承担。

联系我们:

编辑:池生婷 电话:010-82070650-382 传真:010-82070690 邮箱chist@windosi.com

责任编辑:王朝荣 电话:010-82070650-363 传真:010-82070690 邮箱:wangcr@windosi.com

建议与投诉:gm@windosi.com gm@sinosi.org

欢迎并恭候您的垂询!

声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本链接.

客服热线: 4008 900 668

电话:+86-10-82070680 传真:+86-10-82070690 Email:service@windosi.com

特别顾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所有本网站内容的知识产权归硅业在线赢硅网所有,任何信息的转载请注明源自硅业在线。

QQ群联盟:硅业在线光伏交流群 203644686 高纯石英砂群 103903409 金属硅 217372614 硅合金群 40617384 微硅粉,硅微粉,硅粉群 23886555